吉林动画学院电影学院举办第13期“力行之窗大讲堂” 探索教学创新与育人实践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7日 00:00

发布者:

  在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的时代浪潮中,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更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关键力量。2025年5月16日13:30,由力行职业学院主办,电影学院协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中心、督学工作办公室指导的第13期“力行之窗大讲堂”在艺术中心二楼会议室举行。本次活动以“如何讲好一堂课”为主题,由电影学院副院长温丽君教授主持,学校督导赵玲老师、学院督导汪榕与李惠杰老师担任点评嘉宾,电影学院全体教师及各学院教师参与研讨。活动通过两场教学案例分享与专家点评,深入探讨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的创新路径。

  广播电视编导系张兰月老师以《传播学》课程中“非语言符号”为切入点,系统阐释其概念、类型及实践应用。她结合电影《战狼》分析非语言传播与语言传播的差异,并通过《哪吒2》《山海经》纪录片、《2024河南卫视星耀国风盛典》等案例,解析非语言符号在文化传承中的核心作用。在跨文化传播层面,她以李子柒视频、《你好,李焕英》《黑神话·悟空》为例,提出“数字技术赋能非语言符号,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学视角,强调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模态符号增强文化传播的感染力。温丽君副院长认为其课程巧妙融入了思政元素与文化内涵,赵玲老师赞赏其节奏把控与结构设计,汪榕老师指出问题引导与知识融合的教学思路值得借鉴,李惠杰老师则肯定案例选取精准且呈现形式生动。

  网络与新媒体系孔卓娃老师以“当你遇见红月亮——新媒体标题制作技巧”为主题,通过对比传统标题《举全市之力发展我市经济》与新媒体标题《今天起,长春人1块钱就能开公司!》,剖析优质标题的创作逻辑。她以2022年“月全食”事件中媒体标题为例,提出好标题需兼具情感共鸣、贴近性、画面感与趣味性,并强调避免“标题党”与“看客心理”,呼吁回归内容本质,精准满足受众的信息、学习及情感需求。赵玲老师评价课程结构严谨且融入立德树人理念,汪榕老师肯定案例对比分析的启发性,李惠杰老师认为案例贴近实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温丽君副院长总结指出,从两位老师的教育实践与成果中深刻感受到了优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以及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院内涵式发展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不仅是两位老师个人教育智慧的结晶,更是吉林动画学院 “学研产一体化”办学特色在教育教学领域的生动体现。希望今天的分享会能为在场的每一位教师带来启发与思考,激励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以优秀教师为榜样,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推进电影学院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

  本期“力行之窗大讲堂”通过“案例剖析+专家会诊”的立体化模式,推动教学创新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为教学创新与课程思政融合注入新动能。未来,电影学院将联合力行职业发展学院构建“教学创新共同体”,通过“平台搭建-资源整合-生态培育”三位一体布局,持续输出影视艺术特色育人模式,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供稿|网络与新媒体系

  编辑|王子

  初审|罗旋

  复审|左泽辉

  终审|温丽君

  出品单位 电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