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是为学生。办刊,也是为学生。《青春》是由吉林动画学院电影学院主办、电影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承办,面向全体学生的文学期刊。拟为半年刊,每年两期,主要发表他们的各类文学作品,是展示他们思考能力、阅读能力、欣赏能力、鉴赏能力及一般的写作能力的重要平台,也是他们互相交流学习和创作成果的重要阵地。
一群几乎没有发表过文章和作品的年轻人,他们试探着,摸索着,写下自己对青春的感悟和向往,心里怀着一点忐忑,期待着这些文字变成铅字的时刻。
稚嫩是一定的,但迈出第一步,更为重要。感谢同学们的勇气,也祝贺每一个拿起笔写作的学生——自今天起,你已有了“情人”。
文学,是一切虚构类艺术门类的基础和重要的营养,对电影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的学生来说,文学的储备、训练和积累,更为重要。学习电影编剧的学生,他们文学基础的高低、文学储备的厚薄,直接影响着日后艺术观念的形成和定型,也决定着今后创作电影剧本的水准和潜力。
《青春》的出版,无疑会激发学生们对阅读及文学写作的热情、增强学生欣赏的能力、提高他们写作的水准、引导他们更多的汲取文学这份独特的营养,使学生在学习创作剧本的同时,活跃自己的思想、开阔自己的视野、开放自己的心胸、养成更为细致的观察生活的独特习惯和本领,以及感悟生活和提炼生活的能力,这也是基础教学之外的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教师是学生的灯塔,是最应受到尊重的人。刊物为教师辟出一角阵地,展现教师们的创作成果,也为学生提供学习与参照的文本,其实也是一种教学方式。
《青春》于今年四月份开始筹备,面向文学系各年级学生征稿,同时也欢迎教师投稿。至8月份,稿子征齐。为节省经费,《青春》由戏剧影视文学系教师组成编辑部,自行编辑。8月23日,《青春》创刊号出版。首期主要发表了文学系几位学生编剧的微电影文学剧本,以及部分学生作者创作的小说、散文、随笔,约十万字。今后一个时期的《青春》,仍会沿着这个格局和基调办下去。
感谢宋江波院长及校内、外专家名人,为首期《青春》书写的寄语。这些凝炼着真知灼见的语录,将成为《青春》、成为文学系以及电影学院的定海神针,也将成为学生们的座右铭,激励着他们在写作的路上坚定地前行。
感谢为《青春》的出版付出努力的所有人。
电影学院
2016年8月29日